在新发展格局下,冷链物流已经成为影响生物医药等产业国际供应链加速重构的关键环节,亦有望撬动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的高速发展。
主动式航空温控物流装备产业在过去30年一直被欧美企业所垄断。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主动式航空温控物流装备产业,近年来,以海尔生物为代表的本土企业迎难而上,从“0”到“1”攻克重重难题。
2022年,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规模突破4500亿元,增速迅猛。而随着市场扩张、需求增长,产业配套体系建设等方面的短板也逐渐暴露。
有鉴于此,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带来《关于加快建设我国航空温控物流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议》,为航空温控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赛道长坡厚雪
周云杰指出,经过在航空温控领域的探索实践,我国已冲破国际封锁,自主研发出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并于2022年9月份顺利完成国际首飞。但目前我国在该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供应链体系不完善,并缺少与之相配套的行业标准、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
因此他建议,制定专项政策支持高端装备自主可控,鼓励国内企业积极参与到高端航空温控物流装备的自主研发中来,强化基础原材料、核心零部件等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对航空温控物流装备加强适航认证和装机批准审查,并规范化管理,确保我国航空温控物流的安全、高效、规范运营;研究出台支持航空温控物流产业相关配套服务发展的政策,并联合航司、货代、装备企业等加速打造一体化开放式航空温控物流产业生态平台。
要想理解发展航空温控物流产业的必要性,离不开生物医药这一关键背景。
生物医药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在《“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中被列为四大重点发展领域之首,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关注的新兴赛道。
目前来看,随着国内生物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中国的生物制药企业出海成趋势,同时叠加海外生物医药的进口需求,使得我国生物医药冷链运输需求水涨船高。
据中物联统计数据显示,仅2021年我国冷链药品市场规模约达到5789.72亿元,同比增长48.32%,占全球比重进一步提升,达到19%,市场增速领跑药品整体市场。
与一般药物不同,生物医药普遍对于运输温度十分敏感。因此,确保这些温敏的生物医药保持由始至终高效的温控物流,对于产业发展十分重要。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生物医药在航空冷链物流中占比最高,约为37%。航空冷链物流已经成为生物医药等温敏物资的运输首选。
其中,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器作为航空冷链运输不可或缺的载体,凭借控温精准、性能稳定的特点,可以满足更多疫苗、医药等温度敏感的生物医药产品运输需求,逐渐打开了生物医药产品航空运输的广阔市场。
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由于行业门槛高、技术难度大,我国航空温控产业领域起步晚,目前生物医药国际冷链运输中大多使用的是国际品牌。
在此背景下,中国生物制药企业想要走出国门,采用主动式航空温控物流方案时,不仅可选择的范围十分有限,企业研发方向、产能、分发渠道等关键敏感信息还有泄露的隐患,对供应链安全稳定或造成潜在风险。
因此,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器的国产化已经迫在眉睫。
远见者的抢跑
而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关键在创新。
据了解,主动式航空温控装备产业在过去30年一直被欧美企业所垄断。对于这一高增长、高利润、高门槛的“三高”行业,全球很多企业都曾尝试涉足,结果大多不尽人意。
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主动式航空温控物流装备产业,海尔生物迎难而上,从“0”到“1”攻克了制冷系统、温控系统技术等重重难题,自主研发的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不仅能实现全自动检测、精确控制内部温度,且在飞行过程中无需借助外部电源,通过制冷机组就可实现箱内温度控制,更好地满足了生物医药、生物制品等温敏物资的航空冷链运输需求。
2022年3月30日,鸿鹄航空科技携手南航物流圆满完成航空温控集装箱首飞任务。
2022年9月,鸿鹄航空科技联合青岛中远海运空运、南航物流,圆满完成了“中国上海-德国法兰克福”的飞行任务,正式开通我国自主研发的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首条国际航线。
在我国主动式航空温控物流装备实现技术突破的同时,海尔生物也在加速布局辐射全球市场的航线网、运营网和维护网,不断完善航空温控物流体系。
为此,海尔生物联合药企、航空公司、机场、货运代理、货站、MRO等航空温控物流领域中的上下游生态,打造了亚太区域首家覆盖全球的远距离温控运输生态平台,逐步建成覆盖全链条的航空温控物流服务生态及成熟的业务模式,并于2022年11月,与CEVA Logistics、极兔国际、昂际航电等行业巨头携手,发布了首个全球航空温控产业生态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海尔生物已经拥有自己的主动式航空温控箱生产线,设计年产能达600台。
分析人士认为,这一系列动作的背后,标志着海尔生物全球航空温控物流业务已正式开启。而这也将带动整个航空温控物流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并升级,对于推动我国航空温控技术、产品和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价值估值重塑
以技术“破局”为基石,海尔生物持续推进场景生态战略,其场景覆盖也在加速落地。
通过“内生+外延”双轮驱动,海尔生物加速构建“设备+平台+服务”的健康产业生态,同时以硬科技引领持续赋能全场景生态延伸。通过推进全球研发中心建设,海尔生物整合全球化研发资源,推广全球化场景应用,不断完善“现场→实验室→市场”的全球化开放式研发模式,以低温存储、自动化、微生物培养、环境模拟、快速制冷离心等专业技术为支持,形成科创硬实力。公司先后研发出国内首台超高速离心机、程序降温仪、冻干机、过氧化氢消毒机等关键装备,支撑核心高科技产品引领行业进步。
伴随研发布局持续完善,海尔生物在生命科学板块,稳步推进多品类实验室仪器的创新进程、积极布局耗材和试剂等业务,支持智慧实验室场景方案不断深化并向生物制药等工业应用场景延伸;在医疗创新板块,加快产品创新支持智慧用血、智慧公卫、数字医院等场景解决方案不断拓展与纵深发展。
在坚持产品创新的同时,海尔生物不断强化渠道经营能力,通过“网络+当地化”布局深耕海外市场,不断提升全球市场竞争力。目前公司海外经销网络突破700家,并与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等20余个国际组织建立合作关系,产品及解决方案应用于全球130余个国家和地区。近期,海尔生物官宣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GC),加速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服务海外用户能力持续增强。
受益于持续进行研发投入推进技术及产品方案的创新迭代,以及加速渠道及网络拓展扩大全球市场竞争优势,海尔生物两大领域场景生态布局不断加快,业绩已连续三年保持高增态势。
今年2月27日,海尔生物发布2022年业绩快报,数据显示,去年公司实现营收28.64亿元,同比增长34.72%,已连续12个季度保持30%以上增长;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9.81%。
与此同时,航空温控业务的发展前景广阔,有望为海尔生物打开成长新赛道。开源证券分析师认为,海尔生物在航空冷链运输行业技术和平台优势显著。在技术优势上,公司有十几年的技术沉淀和生产制造经验;航空温控物流产业对平台的全球化属性要求较高,依托海尔的全球化生态资源,海尔生物已搭建出覆盖国内重点城市和欧洲、北美、亚太等地区的运维网。此外,海尔生物拥有大量的生物医药客户,可以有效实现产业协同。
上述分析师认为,海尔生物的全球化运营体系以及政策和市场端相对进口品牌具有显著优势,有望快速提升其市场份额,将航空温控新业务做强做大,而海尔生物依靠对赛道布局的先发优势,也将迎来市场的价值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