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钢铁物流业发展将有章可循
信息来源:iooloo.com 时间: 2013-12-11 浏览次数:515
日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王喜民对《中国冶金报》记者表示,《钢铁物流互联网公共商务信息平台建设》和《钢铁物流互联网信息交互技术规范》这两部正进行意见征集的钢铁物流关键技术国家标准,在未来实施后,有望有效遏制钢铁流通环节现存的一些不透明操作,促进国内钢铁物流产业高效协同运行。
“通过标准体系的建立,实现钢铁物流消费与生产信息的对称,实现钢铁物流全过程供应链集成效应,实现钢铁物流信息化的完善运行,这对钢铁物流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王喜民的话道出这两项标准的重要意义。他表示,目前我国钢铁物流量位居国民经济各行业物流量之首,但在钢铁流通领域,我国一直没有相关的标准,这与当前钢铁行业发展的水平极不相当。在2012年,我国粗钢产量超过7亿吨,预计2015年粗钢产量将达到7.44亿吨。按此数据计算,我国将产生接近40亿吨的钢铁物流,如果以钢材物流、仓储的费用为150元/吨~200元/吨估算,钢材物流产业规模将高达1300亿元左右。
对于钢铁行业来说,物流领域相当重要。王喜民表示,钢铁物流与其他商贸物流不同的是,在物流过程中存在多次加工,这个过程中可以提高钢铁产品的附加值。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此前也曾在公开场合表示,物流领域是导致钢价大幅波动、经销商盲目囤货的一个关键环节,钢铁物流业的行业秩序亟待规范。
从当前情况看,由于钢材物流环节中的运输、仓储、管理和信息化等方面都没有规范,流通企业相比于钢厂来说集中度更低,并且小而散乱。同时,由于钢材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不高,同样的钢材品种,由于产自不同的厂家,其价格在市场上往往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些问题都要依靠加快钢铁物流标准化体系加以解决。
王喜民表示,要靠互联网的平台操作,实现物流全过程的跟踪。要靠信息化的手段,进行平台建设,进行信息对接,使信息能够畅通起来。物流企业要从原来代理钢厂的商品变为下游用户的终端代理,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此次进入意见征集阶段的这两部标准从制定钢铁物流互联网信息交互技术规范入手,旨在解决国内钢铁信息平台交互关系复杂、交互方式不一致所造成的信息化成本高、周期长、质量差等问题,最终建公共信息平台,形成钢铁物流各环节信息的追溯体系,实现钢铁物流作业规范化。据介绍,这两部国标均属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起的重点物流领域关键技术标准研究子项目之一,有望于明年下半年正式出台,并向全国钢铁行业推行。在这之前,《钢铁物流包装标识规范》、《钢铁物流验货操作规范》、《钢铁物流作业规范》等3项物流业的国家标准也已经处于意见征集阶段。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物流网证实,仅供您参考